绕口网 > 句子 > 正文

​康有为简介

2024-04-02 10:16 来源:绕口网 点击: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简介

寄语:就改革思想和变法举措来说,想法是好的,目的是好的,大部分措施也是好的,尽管其中有不切实际的内容,但总体上来说,就当时清政府那种落后、保守、愚昧、病入膏肓的症状来说,也算是一剂良药,对于时代,是进步的,有利的。戊戌变法的主人公康有为简介,了解一下。

image.png

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南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它背靠广东省会广州,濒临珠江出海口,交通方便,信息灵通,较早地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意识的影响。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诞生了康有为,还孕育了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和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何香凝等一批著名人物。

在康有为诞生之前,帝国主义者已经用大炮轰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1840年的鸦片战争就在离南海县不远的珠江口爆发。此后,帝国主义侵略的硝烟,在珠江三角洲连绵不绝。与此同时,在这个首先被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缺口"的地区,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正在悄然崛起。1872年在南海县简村,陈启源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开始用蒸汽机缫丝。此后20余年问,庄珠江三角洲一带,涌现出一大批以机器生产为主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康有为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祖上当过官,还是个书香门第。康有为的祖父和父亲,主要担任教育方面的官职。康有为的叔祖康同器,因为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茧命运动有功,被清政府封为护理广西巡抚的大官。他晚年回到南海县家乡,大兴土木,修筑祖宗祠堂和园林宅第。其中有澹如楼和二万卷书楼,环境优美,藏书丰富,是南海县有名的园林和藏书楼,也是康有为少年时代吸取知识、受到启蒙的地方。

康有为青少年时代就在这样一个富有而优雅的环境中成长。他出生在园林里的延香老屋,读书在藏书丰富的澹如楼。

尔后,由于康有为长期从事维新教育事业,参加"百日维新"运动,在家乡颇有名望,人们按照习俗,也把他和他的故乡联系起来,称他为南海先生或康南海。

维新运动失败后,清政府查抄了康有为的家产,还掘了他的祖坟。延香老屋和澹如楼早已荡然无存。1983年,广东省南海县人民政府拨款在延香老屋旧址重建康有为故居。近年来,南海县人民政府又在故居旁边兴建一座占地10余万平方米的康有为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对历史做出过贡献的"先进的中国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康有为的祖先一般都走两条路;一条是从军习武,打仗做官;另一条是读书求功名,科学致仕。后来也有少数家族成员受到资本主义思潮影响,从事实业和经商。但不管是当上武官或文官,甚至成了商人,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离开读书冶学。例如被康有为称为康氏家族创业祖先的康涵沧,虽然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但是他能文善诗,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读书治学。因此,在康氏家族的祖先中,有许多人考取了举人和进士。

祖父康赞修科举致仕,在清道光年间考取举人后,先后在各地担任"教谕"、"学正"、"教授"、"训导"等。父亲康达初是当时岭南著名的儒学大师朱次琦的学生。青年时代曾经投笔从戎,在军队里从事案头文书工作。不幸活到38岁即因病逝世。他在临终时还叮嘱子女要"立志勉学"。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里说:"吾家实以教授世其家",并自认为"教育世家",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康有为的学问、志趣和品格,就是在这样一个诗礼传家的"教育世家"中薰陶和成长起来的。他白幼聪明,5岁时就能够背诵上百首唐诗,先后受教于简凤仪先生等。他们按照封建的正统教育规范,让康有为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教他学做八股文章。但是康有为从小就讨厌八股制艺,而喜欢博览群书,随心所欲地做文章,所以他从14岁开始参加封建科举的初级考试童子试,常常名落孙山。

对少年康有为影响比较大的是他的祖父康赞修。康赞修是清朝举人,当过掌管轨育的地方官,为人正直,在人际交往中重视情谊和品德,诲人不倦,是封建时代的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

康有为从8岁开始,就经常在祖父身边读书,得到过精心指点,受到了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父亲康达初去世后,11岁的康有为就随同祖父到任职的连州和广州等地。康赞修一直把他所宠爱的孙子康有为带在身边,读书诵经,谈古论今,寻师访友。游山玩水。祖孙二人彤影不离,相依为命。

少年康有为才思敏捷,聪明好学,孜孜不倦地攻读经典,博览群书。每天天刚亮,他就端坐在书桌旁,书声琅琅,全神贯注;太阳下山了,天色昏暗,他又捧着书到廊沿下,借助落日的余晖,仍然手不释卷地阅读;晚土点起一盏小油灯,常常读到夜深人静,直到祖父命令他上床睡觉才止。 连州一带有许多历史遗址。祖父经常带着他去参观,一边观看遗址古迹,一边谈古论今;遇到先哲、大儒和名土的碑帖诗文,就随时介绍,并且借题发挥,给康有为指点和启发。在辅导康有为读书耐也是这样。有一次,读到《明史》中的《袁督师传》,其中描写这位明末的大将长期驻守边防,曾经向崇祯皇帝提出抵御侵略的重要建议,可惜未被采纳,还受到排挤。祖父对康有为说:这是因为明朝当权的人畏惧他的将才,所以才千方百计地排挤他。康有为对这位大将的雄才大略深力敬佩,不禁感叹地说:"假如他不被当权者所妒,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略,明朝也许不会有亡国之痛。"祖父这种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教育方法,加上康赞修本人的品德行为,对少年康有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

祖父在连州掌管教育时,康有为常常从祖父的书桌上看到清政府发下来的《邸报》,上面记载了许多国家和朝廷的政治大事。从《邸报》上他第一次知道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物,了解到很多朝廷里的事情。这使少年康有为眼界大开,在他心灵上打开了一扉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的窗户,培育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