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胡令能《咏绣障》全诗赏析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胡令能《咏绣障》全诗赏析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注解
①花蕊(ruǐ):花心。这里指花朵。娇:指花朵美丽鲜艳。
②拈(niān):用两三个指头捏住。床:指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
③安:安置,摆放。
④下柳条:从柳树枝条上飞下来。
译文
傍晚时分,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女工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绣成的屏风摆放在春天的花园里,因绣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黄莺飞下柳条,向着绣障中的花间飞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诗。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都从“争”字中隐隐透 出。“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
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言女红之工巧,而工巧自见。而且还因黄莺入画,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像“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是不可能在这首诗中找到的。
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说诗晬语》卷下)“不粘”在绣工本身,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是以映衬取胜,也许这就是《咏绣障》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
-
- 渴望爱情的诗
-
2024-06-23 03:14:16
-
- 己亥杂诗的诗意_己亥杂诗的意思
-
2024-06-23 03:11:29
-
- 离情别绪的诗句
-
2024-06-23 03:08:42
-
-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一
-
2024-06-23 03:05:55
-
- 描写龙门石窟的诗句
-
2024-06-23 03:03:08
-
-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古诗
-
2024-06-23 03:00:21
-
-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六
-
2024-06-23 02:57:34
-
- 母爱诗句
-
2024-06-23 02:54:47
-
- 描写离情别绪的诗句
-
2024-06-23 02:52:00
-
-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十二篇
-
2024-06-23 02:49:13
-
- 描写百合花的诗句
-
2024-06-23 02:46:26
-
- 描写菊花的优美诗句
-
2024-06-23 02:43:36
-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全诗赏析
-
2024-06-23 02:40:49
-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
2024-06-23 02:38:03
-
- 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早秋惊落叶
-
2024-06-23 02:35:16
-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
2024-06-23 02:32:29
-
- 描写冬季的诗句,冬岭秀寒松
-
2024-06-23 02:29:42
-
- 表达友谊的诗句
-
2024-06-23 02:26:55
-
- 秋雨的诗句
-
2024-06-23 02:24:08
-
- 描写嘉峪关的诗词
-
2024-06-23 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