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所论甚切。
首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 出风之狂暴。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动。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笔法略同于其早期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起来慵自梳头”,但一为生离之愁,一为死别之恨,巨细深浅均有所不同,作者在遣辞上易“慵”为“倦”,正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
三、四两句是漱玉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之所以一改含蓄风格,当是因为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渲泄。“物是人非事事休”,说明她生活中原有的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过片后“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是其构思新颖处。此外,下片中“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
- 描写秋天落叶的诗句,早秋惊落叶
-
2024-06-23 02:35:16
-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
2024-06-23 02:32:29
-
- 描写冬季的诗句,冬岭秀寒松
-
2024-06-23 02:29:42
-
- 表达友谊的诗句
-
2024-06-23 02:26:55
-
- 秋雨的诗句
-
2024-06-23 02:24:08
-
- 描写嘉峪关的诗词
-
2024-06-23 02:21:22
-
- 敕勒歌的诗意
-
2024-06-23 02:18:35
-
- 冬天的诗句
-
2024-06-23 02:15:48
-
- 描写“心情”的古代诗词名句
-
2024-06-23 02:13:01
-
- 边塞古城诗句
-
2024-06-23 02:10:14
-
- 有关爱情的诗句浪漫的
-
2024-06-23 02:07:27
-
-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
2024-06-23 02:04:40
-
-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
-
2024-06-23 02:01:53
-
- 陶渊明:杂诗·忆我少壮时
-
2024-06-23 01:59:07
-
- 赞美铁观音茶诗,雪水胜如活水烹,未须着口已心清。
-
2024-06-23 01:56:20
-
- 赞美酒的诗句
-
2024-06-23 01:53:33
-
-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2024-06-23 01:50:46
-
-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全诗赏析
-
2024-06-23 01:47:59
-
- 王禹偁:春居杂兴
-
2024-06-23 01:45:12
-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全诗及翻译
-
2024-06-23 01:42:26